專注“人機共存”無間斷病毒消殺,「清越科技」獲近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
36氪獲悉,「清越科技PEROPURE」已于早前連續(xù)完成PRE-A、PREA+兩輪融資。據了解,兩輪融資投資方分別為DCM和真格基金,融資總額近千萬美金級別,杉洲資本連續(xù)擔任公司獨家融資顧問。本輪資金將用于現有產品迭代、消毒機器人研發(fā)、團隊擴充及市場開拓等。
在疫情成為常態(tài)化、碳中和成為國家中長期政策的大趨勢下,社會對于環(huán)境的健康、安全、環(huán)保需求日漸加強,清越科技正是在這樣的趨勢下成長起來。
清越科技創(chuàng)始人及CEO陳志華為美國斯坦福大學化學博士,于斯坦福JARAMILLO實驗室期間專注電催化反應器在新能源領域中的應用。一開始,團隊發(fā)現非洲的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在面對消毒等衛(wèi)生需求時,還是需要依賴大量的消毒劑,于是研發(fā)了利用空氣和水就能進行消毒的設備,應用于流感消殺場景,這也成為清越科技的前身。
2019年,陳志華與幾位核心團隊成員在美國共同創(chuàng)立了清越科技PEROPURE,方向為空氣和水體殺毒凈化處理。而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中國武漢爆發(fā)。當時,清越團隊意識到公共衛(wèi)生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并決心將核心技術落地到實際場景中去。
清越科技的核心技術ELECTROPERO?是團隊八年的研究成果。簡單而言,這項技術利用電化學氧化還原法,可直接讓空氣和水進行實時反應,生成過氧化氫(其水溶液俗稱雙氧水),能夠有效殺滅和分解物表上和空氣中的病毒、細菌、有機污染物(如甲醛)和有害氣體(氨氣、硫化氫、氮氧化物等)。
傳統(tǒng)的消殺方式可以分為物理和化學兩個方向。物理消殺包括紫外光、高溫高壓等;化學消殺則包括含氯/醛類消毒劑/普通雙氧水等。
相較上述方式,清越科技的技術有幾個顯著優(yōu)勢。首先,僅需要空氣和水,無耗材,且不會出現有害產物殘留,也避免了過氧化氫在運輸、存儲、稀釋等過程中的風險。
在實際應用中,還有較為重要的一點是,清越科技能夠控制過氧化氫濃度始終處于安全范圍內,從而實現與人在同一時間和空間共存的“人機共處”。而其他化學噴霧需要等人離開空間后才可進行消毒,并且清越科技在消殺范圍和效果層面均有提升。
陳志華對36氪表示,在技術成熟后,團隊通過長時間的產品優(yōu)化,將原本實驗室級別的設備迭代優(yōu)化至消費級,解決了多個產品難點,包括如何簡化使用步驟,在保證原料能夠滿足日常、易得的同時,也能保證消殺效果。
“比如實驗室級原料需要用到純氧,因此我們也通過研發(fā)核心的電催化反應器零部件,讓設備能夠用日常的水和空氣進行制備?!彼忉?。而當設備關停后,已經產生的過氧化氫分子將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快速降解為水和氧氣,達到零殘留。
當前,清越科技旗下主要有“配盾”和“笑也”兩個子品牌。在TO B方向, 配盾推出了空氣消毒機和空氣消毒機器人。不同版本的空氣消毒機可應用于電梯、教室、病房、客房、餐廳、公車、火車、地鐵等密閉空間;消毒機器人則適用于機場、車站、商場、酒店等人群聚集的大型空間。另外,配盾正在研發(fā)其他場景下的空氣消毒設備。
在TO C方向,“笑也”定位口腔進階護理科研品牌,目前已推出了一款產品“勁浪小飛魚沖牙器”。在未來,笑也后續(xù)還會陸續(xù)推出進階款電動牙刷、專業(yè)款沖牙器,以及其他口腔清潔類產品,滿足大眾口腔清潔、健康、美容等護理需求。
目前,清越科技的產品已經初步實現量產。在供應鏈層面,包括核心反應器等零部件上,清越科技已實現自主生產。
陳志華表示,接下來團隊會逐步將產品推向市場,重點關注政府、學校、銀行、醫(yī)院等機構。目前,清越科技的核心技術模塊正在進行對新冠相關毒株的殺滅測試,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下會成為重要的市場開拓方向。在未來,清越科技的技術也有諸多可以展望的場景,包括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等。
當前,清越科技的團隊約40人左右,創(chuàng)始人兼CEO陳志華為美國斯坦福大學化學系博士;核心團隊畢業(yè)于斯坦福、UIUC、LSE等高校,來自KPMG、紅星美凱龍、云米、素士等知名企業(yè),兼具創(chuàng)新活力和國際化視野。
融資方面,清越科技在此前曾獲得斯坦福大學TOMKAT基金會種子輪投資和知名天使投資人投資。
DCM董事合伙人曾振宇表示:“后疫情時代,全社會健康意識大幅提升,人們對空氣消毒、滅菌的需求,和對口罩的需求一樣,逐漸成為剛需。清越科技的產品,僅以水為原料即可實現“人機共處”的實時消殺,具有卓越的科技創(chuàng)新性和廣闊市場空間?!?/p>
真格基金投資總監(jiān)匡薇表示:“清越團隊充分利用其博士期間發(fā)明的專利技術,結合后疫情時代的用戶增量需求,構思、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顛覆性且有趣的產品。第一次見到創(chuàng)始人就被其商業(yè)愿景、技術實力和產品天賦所打動,很高興有機會與團隊合作!”